涂装系统选型及关键施工工艺
涂装系统选型
涂装系统的正确挑选对产品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效果,依据车辆的不同部位应采用不同的涂装系统,轨道交通常见的车辆涂装工艺见表5 ~ 7。
关键施工工艺
由于水性漆对施工环境、外表处理的要求相对较高,在正确挑选水性涂料涂装系统的状况下在施工中还应留意以下几个问题。
底漆需彻底枯燥
假如按照传统溶剂型涂料底漆进行枯燥,在漆房通风环境下枯燥1 h后进行腻子施工,水性环氧底漆未曾彻底干透,溶剂极易将腻子层溶解软化,影响腻子层的附着力,则会呈现咬底现象。咬底会导致上层漆膜胀大、移位、收缩、发皱、起鼓乃至失去附着力而脱落。为了防止咬底现象的发生,需将底漆彻底枯燥后再进行腻子施工,底漆应在漆房通风环境下枯燥1 h以上,待漆面表干后,在60 ℃烘干2 ~ 8 h或常温枯燥24 ~ 48 h。
面漆修补
车辆涂装完成后,在台位流转中,如有碰伤则需对面漆进行修补。水性防腐涂料和传统的溶剂型涂料在面漆的修补工艺上不尽相同,工艺如下:首要对缺点周围部位进行防护,防止在找补过程中污染周边部位;针对缺点或破损部位运用砂纸进行湿磨处理后进行喷涂,喷涂后对面漆的新旧边际处喷洒接口水,在漆膜枯燥后对修补部位进行湿磨及抛光处理。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